1.缺陷特征
夹渣是指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。夹渣可以呈块状、条状或弥散状分布在焊缝中。夹渣的存在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韧性,影响焊缝的致密性。
2.产生原因
焊接电流过小,熔池温度低,熔渣和液态金属不能充分分离,导致熔渣滞留在焊缝中。焊接速度过快,使熔渣来不及浮出熔池而被凝固在焊缝内。坡口角度过小或间隙过窄,不利于熔渣的排出。多层焊时,层间清理不彻底,前一层焊缝的熔渣未清理干净就进行下一层焊接,导致夹渣在层间堆积。
3.处理方法
对于表面夹渣,可采用砂轮或钢丝刷将夹渣清除掉,然后进行补焊。补焊时要注意将坡口清理干净,调整好焊接工艺参数,保证焊缝金属与母材良好熔合。 内部夹渣的处理相对复杂。如果夹渣较浅,可以采用碳弧气刨将夹渣部位刨除,然后进行补焊。如果夹渣较深,可能需要采用钻孔等方法将夹渣去除,再进行补焊。在补焊过程中,要注意控制焊接热输入,避免因过热导致焊缝组织恶化。
4.补焊材料
一般应选用与阀门母材材质相同或相近的焊接材料。例如,对于常见的碳钢阀门,可选用E4315(J427)焊条等进行补焊;对于不锈钢阀门,可根据具体材质选用相应的不锈钢焊条,如304不锈钢阀门可选用A102焊条,316L不锈钢阀门可选用A022焊条等。